府城镇、临淮57365z线路检测中心镇、大庙镇中心卫生院,院内各科室: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快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根据《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省医改办等部门《57365z线路检测中心于开展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皖医改办〔2015〕6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统筹安排县乡医疗机构资源,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探索组建“县域医联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按照成员单位行政隶属57365z线路检测中心系不变、单位法人不变、产权归属不变、法律责任不变、基本职能不变、职工身份不变、监管机制不变的原则,以医疗业务统筹管理为重点,以现有医疗资源合理利用为中心,逐步实现更加紧密的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形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县、乡医疗资源效益。
二、工作目标
医联体是以凤阳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大庙、临淮、府城三所中心卫生院组成的县域医联体。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广临床路径管理,控制费用不合理上涨,促进县、乡两级联动发展,整体提高县域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率,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减少住院病人外流,尽快实现“90%病人不出县”的医改目标。2015年先行开展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三、实施步骤
(一)成立医联体组织
组 长:汤继东
副组长:孟庆杰 司长雷 刘汉武 傅继荣
成 员:许茂秀 张金花 贡国富 闫茂珍 巨世林
组织管理人员职责:
1、具体负责各项工作落实,做好医联体分院指导、督促、考核、评价等工作。双方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大力支持,全力抓好医联体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2、我院医联办每季度召开一次医联体工作会议,汇总本季度双向转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布置下季度的工作任务。
(二)授牌:医联体成员单位中的乡镇卫生院原有的机构设置和行政隶属57365z线路检测中心系不变,单位第一名称不变,增挂“凤阳县人民医院医联体××分院”牌子。
(三)资源共享
1、负责医联体分院的检验、影像、病理等质控工作,并对成员单位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管。
2、免费承担医联体分院未开展的中心消毒供应工作,医联体分院根据各医院具体情况商定到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领取消毒包时间。
3、承担医联体分院未开展的检查项目,并逐步为分院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对较高端已开展的检查项目向分院进行公示;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在医联体内扩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减少重复检查检验,检查互认必须在符合医疗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开展,可按项目逐步互认,分步实施。
4、实现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床位资源统一调配和使用。
5、免费为分院配送抢救药品(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洛贝林、尼可刹米、西地兰)。
6、实行药品耗材带量采购,解决基层医院因用量少配送困难问题。
7、提供设备维修技术支持。
8、充分利用我院继续教育资源,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每月继续教育培训时通知医联体分院相57365z线路检测中心人员参加。
9、支持开展急诊急救联动机制。鼓励在医联体内建设急救医学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急诊急救协调联动机制,实现急救信息的及时互享与沟通,急救资源的集中调拨和使用。
10、人员柔性流动机制
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与医联体内非本机构医技人员和医疗管理人员通过签订协议等方式,聘请其在本机构任职,原有工作57365z线路检测中心系不变。
(四)加强医联体单位人员培训
为医联体分院医护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学习,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一批能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明确诊断慢性病的医护人员。
(五)技术指导
1、二级医院帮助医联分院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医疗服务、医疗安全等相57365z线路检测中心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医联体分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医联体内探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电子病历等服务手段。加快推进临床路径管理,逐步实现单病种的规范化治疗。
3、护理、院感技术指导:我院护理部、感管科不定期对分院进行护理、院感质量检查,帮助、指导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医联体建立和完善上级医院医务人员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或者兼任学科带头人、挂职机制。
5、各医联体分院如有会诊或疑难病例讨论可直接与医务科科长联系,医务科根据各医院需求随时安排相应专科医师到医联体分院开展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适宜技术指导等协作服务。对下派医务人员工作情况,由医联体分院记录,我院跟踪管理与考核,作为今后晋升高一级职称的依据。
6、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每周四上午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及ICU等专家到我院坐诊,医联体分院如有指导需求可与我院医联办联系,与蚌三院协商,安排相应专家到分院开展会诊、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适宜技术指导等协作服务。
7、在医联体成员单位间搭建高端远程诊疗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病理、检验、影像等),双向转诊,应急指挥等功能。
8、建立医联体微信群和QQ群,为学习交流搭建信息平台。
(六)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
1、医联体成员单位建立和完善相57365z线路检测中心制度,探索推出各项便民惠民就医措施,引导居民在医联体分院首诊。对需上转、下转的病人,双方建立联系人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提供“一站式”转诊服务。
2、建立医联体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建立转诊档案,按照患者自愿、分级诊治、连续治疗、安全便捷和尽量减轻患者就医费用负担的原则,制定合理、方便、畅通的双向转诊细则,在双向转诊的前提下,方可享受医保倾斜政策。
3、本着对病人负责,逐步提高下联医院医师诊治水平的原则,对医联体内下转的病人,上级医师有义务进行跟踪指导;对医联体内上转的病人,下级医院医师有权利参与查房。
4、具体转诊要求见双向转诊制度和流程。
(七)完善医联体成员单位绩效分配机制
根据成员单位双向转诊情况、服务数量、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实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县、乡两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成员单位内部绩效分配机制。具体实施细则由医联体成员单位另行制定。
(八)开展健康服务管理
加快推进医联体成员单位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与诊疗信息的有效衔接,实现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医疗服务信息安全互联互通。注重全科和专科结合,二级医院的专科医生和医联体分院的全科医生,可联合对相57365z线路检测中心疾病进行诊疗,以提高居民的健康管理水平。
(九)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按《凤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域医联体转诊转院管理办法》执行。
此方案已经我院、府城、临准57365z线路检测中心、大庙镇中心卫生院(以后称医联体四方会议)共同研究通过,并报卫计委批准,现予印发,自7月1日起执行。
凤阳县人民医院
2015年6月24日
抄报:县卫计委、王兴德副县长